【迎接党代会】复旦大学奋力开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新局面
发布时间:2018-09-22  浏览次数:146
 

新闻中心讯 “建设一流大学,关键是建设一批国内顶尖、国际有重要影响力的学科。学科是学校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和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基础。” 2017年12月28日,复旦大学公布的《复旦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方案》里进一步明确,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和目标体系,已经成为复旦大学回应国家和社会需求,服务创新型国家、健康中国建设和大力弘扬哲学社会科学战略的载体,成为学校迈向“顶尖全球综合型大学”的“生命线”。这是一次承前启下、意义非凡的战略部署。

近年来,复旦的学科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确定了27个“双一流”拟建设学科名单。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参评学科A类率超过60%;14个学科纳入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进入ESI前1%学科数达18个;截至2018年9月,据ESI统计,全校论文发表总数比五年前同期数据成倍增长,篇均引用次数从9.16提升到14.27,数量和质量均有明显进步,国际声誉稳步提升;在世界主要大学排行榜位列国内高校前茅,与全球顶尖大学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布局新学科: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贡献复旦新力量

一流的大学一定要具有一流的社会责任、作出一流的国家贡献、肩负一流的使命担当。如何利用已有科研的肥沃土壤,为基础研究走向应用提供载体?如何为国家新战略贡献复旦更多的力量?这是近年来复旦大学在学科顶层布局上研精苦思的重要命题。

2017年1月,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应运而生(以下简称工研院),学校开始推动“新工科”建设,学科布局从“三足鼎立”走向 “四轮驱动”,复旦学科体系有了新活力。

“什么是工科?就是直面国家的现实问题,去做直接贡献。什么叫新工科?有些问题是传统工科解决不了的,就叫新工科。”工研院理事长曹健林这样解释。因此,工研院设立之初就从传统工科没有覆盖到的问题出发,转换思路,将国家的需求、产业界的重大技术问题与复旦自身的优势结合起来,直接瞄准重大需求的前瞻性、关键性、创造性布局科研热点和重点。

为了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中作出新贡献,2018年1月,复旦大学进一步携手临港管委会、临港集团三方共建“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致力在临港打造科研产业化基地,目前已规划4个创新技术平台和10余个项目落地,推动实现“最初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的有效衔接 。如今,仍属稚龄的工研院正处于“2017-2019三年规划”的“攻关期”,复旦大学新工科将继续向着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部署的目标持续迈进。在工科“立起来”的同时,复旦大学也在传统的文、社、理、医科布局上,进一步扬长避短,查漏补缺。

五年里,学校对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聚焦学科发展前沿和跨学科交叉融合的最新态势,成立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等机构。其中,中国研究院于2015 年11 月获准为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25 家高端智库之一。

基于国家战略发展及完善学科体系的需要,2016年4月,复旦大学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穆穆和张人禾来校发展大气科学,成立大气科学研究院。2018年4月20日,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成立。两年时间里,复旦大学的大气科学创造了一个速度奇迹,从原本只有大气化学一个方向的学科,发展成与国际接轨,跨大气、海洋和环境等多个学科的科研与人才培养机构。

“大气与海洋科学、数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等学科的结合,可以在生态环境、气候气象、减灾防灾等领域为社会作出广泛贡献。”复旦大学发展规划部门负责人说。

“集成电路是国之重器,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事关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集成电路不同于传统行业,其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这对支撑集成电路技术的微电子学科发展提出非常高的要求。比如在人才培养上,如果按照原来固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可能会与产业需求之间产生鸿沟,无法满足要求。”为承担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输出高端人才的责任,2013年4月,复旦大学在微电子研究院、信息学院微电子学系和微纳电子创新平台基础上,组建成立了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并将其作为学校工科“先行先试”的首个改革试点单位,探索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的新路径。

“学院成立初始,就明确了‘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复旦就培养什么样的人’的人才培养目标,着力打造‘产学研融合育人’培养体系”,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执行院长张卫介绍。

2014年,学院获批建立“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国际培训(上海)基地”;2015年,获批成为全国首批9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之一。2017年,“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顺利通过,并赢得20年来最好评估成绩。2018年,学院全面参与的集成电路制造业创新中心通过了专家论证,获得工信部授牌“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积极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贡献力量。当前,学院正按照学校整体部署,全力参与“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建设,承担“微纳电子与量子国际创新中心”建设工作。

提及服务国家的需求,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何纳也深有体会:“新时代习总书记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提出健康中国战略。我们围绕这样的国家需求,就需要建设新时代公共卫生体系”。将全民健康与复旦大学的优势结合,公共卫生学院在学科布局定位上聚焦了重大疾病的流行规律与防控、环境与健康、卫生管理与政策这3个大型学科群,分别针对传染病、慢性病防控,空气污染、饮用水安全、营养与食品安全等与国民生活健康息息相关的问题,同时为国家医疗保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政策建言献策,实现研究成果向政策的转化。

“既要到实验室、到医院去做研究,还要深入到疫区、到人群、到基层,总之哪里有疾病哪里就有公共卫生的研究需要。复旦应该有这样的情怀,有这样的意识,也要有这样能力和水平去做事”。谈及学院学科布局出发点,何纳用了“情怀”一词表述。

家国情怀,正是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曾概括的复旦气质之一。“在复旦人的眼里,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家国情怀,就是对社会,对人民,都有一种大爱。复旦人始终把服务国家、服务人民作为自己的信条。”学科建设上,也是如此体现。

推进新融合:搭建大型交叉平台激发科研新活力

合作共赢,协同创新,是复旦大学面对世界大格局、国家大项目带来挑战的共识。

2017年起,按照党中央“要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提升科学中心的集中度和显示度,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的新要求,复旦大学积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发挥学校学科优势,建设了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

“个个项目瞄准世界前沿科技”是中心布局的根本,根据‘一计划两中心’的具体方案,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形成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主攻方向:以国际人类表型组重大科学计划(生命与健康)、微纳电子与量子国际创新中心(信息技术)、脑与类脑智能国际创新中心(交叉)为核心建设内容,形成重大项目和人才聚集、重大科学问题和核心前沿技术创新研究的高地。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同时担任国际人类表型组重大科学计划首席科学家的金力认为,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的建设“是复旦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选择”。

不同学科的融合协作是复旦建设国际创新中心的必经之路。作为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冯建峰十分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及跨学科大平台的搭建。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类脑研究,本身就涉及到计算科学、生物信息学、医学、材料学等各类学科,在他看来“随着学科融合,对人才的培养,需要先培养他们的兴趣,不要做得太窄,要对社会有责任心”。

引进国际学术大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关键是要先搭建好跨学科交叉合作的平台。

冯建峰用“筑巢”来形容平台建设的必要性,“我们搭建可以进行国际科研合作的环境和平台,先筑了巢,这样国际人才才会愿意入驻,巢里面的人才可以进行交流沟通”。“一计划两中心”的平台搭建,正是复旦为开展国际一流的交叉学科研究和技术研发吸引人才,加速生命与健康、信息技术等产业研究而筑造的“巢”。金力表示,三个开放性大型平台,虽然都以“复旦”命名,但所有的科研都不再是复旦一家高校的项目,彻底地打破了围墙。

新技术的诞生促进理工科研究的融合,相应的也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甚至更深层面人与技术、自然的思考,这对文科、社会科学的学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机遇。在此基础上,哲学学院在原有马中西优势学科基础上,拓展布局科技哲学和伦理学等新领域。

针对新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2016年复旦大学成立了生命医学伦理中心。生命-医学伦理的研究横跨哲学、医学与生命科学等不同的学科,复旦综合齐全的学科设置、深厚的哲学伦理学研究基础以及丰富的临床医学资源,为开展跨学科的生命医学伦理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王国豫用“一拍即合”来形容各学科老师对成立中心的支持,“大家都意识到跨学科研究生命伦理问题的重要性,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学校应该有的社会担当。”2017年,王国豫教授带来的团队成功申请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精准医疗伦理政策法规框架研究”。这也是首个被纳入国家层面重点研发计划的人文社科类项目。

除了哲学在学科交叉领域的尝试,复旦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都围绕学术前沿进行了布局,积极拓展研究领域。学校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积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心进行多学科合作,推出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借鉴吸收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相关成果,复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已建设成为有国内外重要影响的一流学科、有效支撑思政理论课的优势学科;组建了中华文明学科群、世界文明学科群、公共政策学科群、全球治理与国际问题学科群建设,推动学科集群发展,开辟了学科发展的新领域;建设了语言学实验室平台,展开语言学跨学科教学与研究,与类脑智能研究院合作开展神经语言学和脑认知教学与研究工作,进行语言学与脑科学的学科交叉,进一步巩固和凸显着复旦大学“大文科”建设的优势。

优化新方向:酷坐板凳开创新前沿 传统学科焕发新生机

“老树开新花”是复旦大学打造学科增量的关键,尤其对于文科传统学科改造而言更是如此。注入新内容、开辟新方向,让许多文科基础传统学科保持住优势、焕发出新生机。

在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光辉的印象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古籍保护学科建设在中国没有完全展开,仅依靠短期的培训班进行培训,高端人才寥寥无几。他引用杨玉良院士的话说,“年轻的科学家不愿意来做这个事情,因为印刷、造纸是传统工业,中间能够有多少科学的新发现很难讲。”直到2014年,复旦大学成立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从建设文化强国的国家文化战略高度来重视古籍保护事业。

“书籍保护的核心是纸张和墨,纸墨相当于书的载体,古籍保护最核心的事情就是要保护好载体,延长其寿命。”然而,中国作为造纸术的发源地,由于原材料短缺及现代科学介入的不足,迄今难以传承一张真正可以代表中国的纸。

为了“造出一张代表中国的纸”,古籍保护研究院成立后,“复活”开化纸制作工艺,用中国自己的纸张来修复中华古籍成为研究院学科建设的重心之一。开化纸是印制古籍极佳的纸种,然而开化纸的制作工艺却久已失传。杨光辉介绍,经过多学科两年多合作攻关,目前在开化纸的纸张制作原料、影响纸张寿命的工艺等关键环节上,中科院院士、古籍保护研究院院长杨玉良带领的团队已经取得重要的研究进展。其中,以前期调研和实验为基础制出的开化纸样品,通过模拟老化实验,截至2017年11月的实验数据,开化纸——荛花制的纸样样本预计保存时间为2800多年,为实现“纸寿千年”提供了一种可能。同时,随着全国第一个“古籍保护”自设二级学科博士点的设立,复旦大学的古籍保护学科建设处于全国领先,并正积极申请交叉学科博士点。

另据了解,在上海市“三年文教行动计划”支持下,“复旦大学文物保护创新研究院”不日亦将成立,为上海的“让文物活起来”在人才培养、解决关键技术和学术问题、产业化方面提供创新方案。这也将是全国第一家文物保护创新研究院。“把老祖宗的遗产保护好,加强对传统工艺的认识,并改变我们的传统工艺,为创造出更好的文创材料做更多的研发。”杨光辉说。

文史哲基础学科的研究历来给人以“板凳须坐十年冷”的感觉,在复旦大学,“苦坐板凳”又变成“酷做板凳”,传统的基础人文学科研究在笃实的基础上融合创新,积极致力于传承、弘扬中华文化事业。不仅“老古董”古籍保护研究焕发新生,将中华文明进一步“传下去”;而且“国货”中国历史学科也在积极开拓新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从“埋头苦研”突破为“抬头远眺”,走出国门弘扬中华文化。

“单纯依赖国内史料开展研究可能已经走到了一个瓶颈期,如果我们跳出去从周边看,从整个全球化的视野来看,也许就能找到一些新的突破,这本身是学术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历史系副系主任黄敬斌看来,要跳出学科发展的樊笼,推动方法论的创新是学科前沿布局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在文史研究院创始院长、历史系特聘资深教授葛兆光提倡下,学校历史学科开始进一步推进“从周边来看中国”的研究范式,倡导挖掘外国的中国史料,在全球化视野下进行中国史研究,使得中国研究历史的方法论成为世界历史研究的方法论。

在“走出去”的学科布局下,历史系完善了中国史学科的国际学术平台,主动开展了国际合作与对话,服务国际中国史的研究。

学科本身研究方法的更迭,也为在国际上弘扬中华文化发出声音。历史系成立了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并以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为平台,建立和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的深度合作关系。“从周边看中国”重大研究项目也取得了一批有影响力成果。“我们会更多去注意中国文化历史正面的东西、需要去弘扬的东西,将其在国际上进行阐发,跟国际上的研究者对话,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去改变他们对中国的一些传统认识。”黄敬斌说。

如今,复旦大学五大学科板块竞速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面向未来,奋斗目标也已经写就:在2020年前,进一步提升人文、社科、理科和医科优势,基本完成新工科布局,学科融合创新形成新兴学科,若干学科方向或领域跻身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初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在2030年前,五大学科板块均衡发展,学科融合创新进一步凸显综合优势,若干新兴方向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学校整体水平处于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到本世纪中叶,学校在育人、学术和文化等各领域具有全球卓越的声誉,整体水平处于顶尖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学科建设的重点是强化优势、突出特色。学校将进一步统筹推进学校整体建设和学科建设,更加主动作为,扎根中国大地,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标杆大学。”校长许宁生说。

(封面制图:王伟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