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类学学会年会召开,“人类学终身成就奖”颁发

作者:唐嘉敏、管海娟、潘天舒摄影: 视频: 来源:上海人类学学会发布时间:2024-01-10

2023年11月5日,上海人类学学会第八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暨2023年上海人类学学会年会在上海社会科学会堂举办。本次年会主题为“环境与人类”,致力于人与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研究,试图探讨人类群体如何适应塑造其生存环境并伴随此过程形成相应的风俗习惯以及社会、经济、政治生活。

上海人类学学会嘉宾合影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魁阁”学者/文化人类学首席专家庄孔韶教授获2023年度人类学终身成就奖,以表彰他四十多年以来在文化人类学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上海人类学学会荣誉会长、复旦大学校长金力为庄孔韶颁发金琮奖杯,上海人类学学会会长王久存颁发奖状。据悉,“人类学终身成就奖”又称“金琮奖”,由上海人类学学会设立,颁发给在国内和国际有影响力的人类学家,以表彰其在各自研究的人类学领域所作出的卓著贡献。据了解,该奖获奖者均为在中国及国际人类学界有相当造诣、德高望重,在专业领域作出重大贡献并引领人类学发展,年龄在65岁及以上的人类学工作者。该奖项为中国国内人类学专业学会设立的唯一人类学终身成就奖,每年颁发一次,被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评为“上海市社会科学学会特色活动”。 

云南大学庄孔韶教授获得2023年人类学终身成就奖

 本年度获奖人庄孔韶1946年12月生于北京,祖籍江苏常州。1978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师承著名人类学家林耀华,于1988获得民族学(人类学)博士学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民族学(人类学)博士。庄孔韶于1992-1994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做博士后研究,与国际人类学界同行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关系,1994年回国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主任兼民族学研究所所长;2003年受聘中国人民大学创建人类学研究所,任所长和责任教授(2011年荣休)。2010年起,庄孔韶受聘浙江大学恒逸讲座教授,并复建人类学研究所。2018年又受聘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魁阁”学者和文化人类学首席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人类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创办《人类学研究》杂志并任主编。在汉人社会研究领域,庄孔韶传承林耀华教授的中国宗族乡村研究方向,已形成学术团队,先后通过与中生代人类学学者合作,推动了教育人类学、医学人类学和艺术人类学等分支学科的发展。庄孔韶的民族志代表作是《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强调田野-书斋观察中的中国文化“过化”原理、“理念先在、古今关联”的反观法和文化直觉主义是其代表的本土理论。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庄孔韶在人类学研究的跨学科视野下,首创“不浪费的人类学”概念,强调在人类学民族志表现手法和数据收集方式之外,启用田野随笔、诗歌、绘画、电影等技术手段和艺术形式来展现中国经验,丰富中国叙事,进而充分表达出研究者的体验和感受。他的“不浪费的人类学”概念,在实践中对影视人类学、文学与诗学人类学和绘画人类学等样式,起到了跨学科创意与理论归纳的效果。他完成于不同时期的民族志电影代表作《端午节》《虎日》《冬至》,都是其“不浪费的人类学”理念的完美体现。颁奖典礼上,庄孔韶为会员作题为“绘画人类学的兴起”的讲座。 

庄孔韶教授做精彩演讲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何明代表云南大学校领导对上海人类学学会将人类学终身成就奖授予庄孔韶教授表达衷心谢意。他指出,庄孔韶教授荣获人类学终身成就奖,对于激发中国人类学学者的科研创新精神具有深远的意义。庄孔韶多年合作者,清华大学全球健康中心主任景军在发言中表示,庄孔韶教授多才多艺以及不拘一格的研究风格,是新一代人类学学人的榜样,同时赞赏上海人类学学会近年来对于“大人类学”的不懈追求和跨学科跨界的教研创新实践,认为其对中国人类学学科的未来发展起到了具有前瞻性和公共性的引领作用。

来自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领域的院士专家齐聚学术年会现场,聚焦新时代的人类学交叉学科发展热点,分享学术前沿成果。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吴力波作题为“气候变化与人类健康”的报告。她援引翔实数据,介绍了全球平均温度上升,气候变化显著,威胁未来人类健康状况,导致极端天气事件、暴雨洪涝、热带气旋、高温热、干旱、空气污染物等健康风险。为实现对上述健康风险的精准干预,复旦大学研究发布了伏羲气象AI大模型,进行未来15天的全球天气预报,结合可穿戴设备助力人群健康风险的早干预,预期实现针对特定人群的健康提示。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聂明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碳中和”为题作报告。他介绍,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多样性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气候变化正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全球平均气温的上升伴随着冰川融化、火灾、风暴潮、干旱、物种丧失、洪涝、粮食减产、疾病等问题。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使命,生态系统碳汇源的演变态势直接决定了未来排放空间的大小。生物多样性维持了基本的物质周转过程。如,植物多样性提高着中国主要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土壤碳储量;大象的存在令能更好捕获温室气体的大型树木增多;白蚁减轻了厄尔尼诺现象对热带雨林干旱的影响;微生物既是分解者,也是土壤固碳高手。人类活动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人类已开启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时期”。生物多样性丧失是生态系统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要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

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黄平以“成人骨骼性别与年龄智能化法医学鉴识”为题作报告。黄平介绍,性别推断由DNA检测、骨骼形态学及计量学检查共同完成。基于图片像素信息自动化特征提取的深度学习算法模型具有较为准确的性别推断率,能够帮助办案人员在犯罪现场快速提取骨骼遗骸性别。年龄推断方面,各类技术改进原有的六级形态学分类系统,如影像学三维重建技术、基于肋软骨骨化程度的机器学习模型、三维重建颅骨骨缝的新算法、基于人体X线图片的深度学习模型等。

上海自然博物馆周保春作题为“从北极圈看气候的多变性和脆弱性”的报告。周保春介绍,北冰洋存在一层“暖芯”即大西洋层。它北冰洋提供热量和盐分,其消长可以改变北冰洋的海洋环境乃至全球气候。为探究万年前地球冰期中“暖芯”的分布情况,周保春团队利用“雪龙号”从北冰洋海底钻取的沉积物岩芯,根据其中古生物“介形虫”的属种和丰度来判断水团的变化,提出地球冰期西北冰洋曾失去“暖芯”的结论。北冰洋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器和放大器,其冷暖变化对人类生存产生了重大影响,应该关注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北冰洋现状。

上海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张亦农的报告题目为“铁鸟、公路与民族:当代中国经济、环境与族际关系视角下的边地社会变迁与转型”。从“铁鸟”的飞机、作为“铁马”的自行车谈起,张亦农介绍了川藏地区一条公路的前世今生,审视地方人群对社会变迁的接受与抵抗,提出边地视角下社会变迁的复杂性和多维性往往超出研究者对于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的结构性想象。

上海交通大学张佩国的报告题目为“清代“节孝”文化景观的历史制作”。以“节妇何在”为问题,张佩国认为“节妇”受王朝秩序影响,是民间意识形态象征支配的结果。虽然妇女史观作为一种制度的社会史得到了学界共识,但是学界存在关于妇女主体性是经济理性论抑或文化决定论的争论。张佩国将典章制度、历史文本、物质文化及其景观综合起来分析,关注节妇旌表制、列女传、节孝祠、恤嫠会、清节堂、贞节牌坊、“孝女成神”传说中的历史实践、历史记忆、历史书写,结合清朝的贡赋体制与亲属关系建构,梳理出“节孝”作为清朝正统制作的镜像存在这一结论。

上海交通大学刘思亮的报告题目为“神人之间——<山海经中的荒诞与真实>”。神话是写实还是虚构?刘思亮从文本订譌与神话解蔽的角度出发,以《山海经》相柳神话发覆为例,讨论了神话中所谓的荒诞实际上与真实之间的紧密联系。基于该神话不同版本源流的梳理,刘思亮通过训诂解释《海外北经》和《大荒北经》中的相柳神话片段,挖掘出其有关鼻涕的神话内涵。继而,刘思亮勾连和对比了不同族群有关鼻涕的神话,得出神灵鼻涕与冰雪湖海等自然界水的关联是一种跨文化的共性。类似地,刘思亮提出中文古籍中关于“蚩尤血”的记述与“盐碱土”高度相关。

上海中医药大学丁杰的报告题目为“整体观下的中医舌诊思维及其现代运用”。报告首先阐明了中医学的特点之一是“整体观念”,即关注人体内在器官之间、心理与生理之间、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统一性、完整性、联系性。其次,中医学的思维方式是一种“象思维”,即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以“气”为本体,中医通过望闻问切观察舌象与脉象;象思维有着“取象、筑象、明象、验象、法象”的过程。丁杰以舌诊为例介绍了象思维过程和整体观的运用。其中,舌诊按照舌头对体质的分类富含人类学意义。此外,中医舌象仪是舌诊的现代运用。

上海科技报资深记者吴苡婷以“隐藏在历史钩沉中的气候密码”为题作报告。该报告从中华文明封建王朝的分合发问,提出分合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气候变化。进一步,气候同样影响着世界历史变迁和古代文明的兴衰。地球气候变化似乎是一种常态性的情况,在10万年或100万年的时间跨度中,经常出现大冰期和温室期交替的状态。这可能跟更深层次的原因有关,如“米兰科维奇循环”理论的解释。总之,碳减排工作依然刻不容缓,保护地球依然是我们最好的选择。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吴苡婷所作《答案——探寻曹操墓事件背后的真相》新书发布会。

华东师范大学马晓琳的报告题目为“古船出水青花双耳瓶分子考古研究”,该研究的合作者包括复旦大学文少卿、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翟杨。马晓琳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古沉船研究脉络,指出中国的水下考古研究主要以各类沉船、水下文物点作为主要研究内容;过去的沉船生物考古主要基于沉船生物大遗存,关注沉积物古DNA研究。长江口二号古船遗址具备良好的DNA保存条件,目前清理出600多件大多产自景德镇窑的出水陶瓷器。其中一件青花双耳瓶填满泥土,富含生物遗存。经过沉积物古DNA采集、提取、建库、数据分析等流程,研究试图重现古老生态系统。通过探究“瓶中小世界”,该研究的推测如下:沉船出发地可能为江西,航行时间可能为夏季,瓶子可能使用竹包绳进行打包等。

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文少卿以“何以中国——以分子考古视角讲好中国故事”为题作报告。分子考古是一种关注古DNA、古蛋白质、古脂肪酸等化学分子的考古技术,文少卿分享了分子考古在古西域、河西走廊、古长安城、革命英烈DNA数据库这四方面的应用。故事一中,分子考古发现在新疆石城子屯田遗址中的人群血统分两类,说明了当地不同族源同一墓地的现象。结合环境考古和动物考古的结论,分子考古学推论出该遗址基于“彼此认同”的东方治理模式。故事二中,分子考古广泛应用于河西走廊地区的考古研究,如以吐蕃时期水库遗址人群基因组序列的遗传结构为材料,推论出吐蕃政权在青藏高原文化和人口传播模式;又如以牙齿指标解释汉代黑水国的经济模式、食物类型和人口对干旱环境的适应;再如以墓室男性基因检测作为讨论青铜时代磨沟遗址的亲属和社会组织的材料。故事三中,分子考古以北周武帝宇文邕、阿史那皇后、高宾的基因组分析结果对话之前的相关族群起源学说,从而建构彼时相关族群的谱系和民族史。故事四中,分子考古学助力“国家英魂DNA数据库”平台,通过线上DNA数据对比分析,寻找英烈遗骸的后人及亲属,让无名烈士变有名,复原英烈的个体生活史。

王久存在闭幕辞中肯定了本次年会在跨学科和跨界交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对来自自然、人文和社科领域的专家在教研实践中搭建桥梁,积极探索发展新时代人类学交叉学科所做出的努力给予嘉许和鼓励,同时立足上海、面向全球的当代人类学学科构建,向全体会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

本次年会由上海人类学学会主办,上海自然博物馆协办,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复旦大学人类遗传学与人类学系承办。

制图:实习编辑:章一诺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