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复旦大学始终将建设“精神”作为大学的使命。2009年以来,学校将“树人”和“铸魂”作为精神围墙的基石,紧紧抓住2010年上海世博会这一人类崇尚精神、崇尚文明、崇尚道德、崇尚文化的盛会,开展了一系列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并形成了一些特色,从中努力实现复旦人上述守护的共同理想和思想境界。
一、在培育文化和继承传统中弘扬百年复旦的精神
1.结合自身特点,凝练、培育学校精神;
复旦大学向来重视大学文化的培育和大学精神的弘扬。百年校庆期间,在全校大讨论的基础上对复旦精神进行了梳理和凝练,归结为四句话16个字: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学校始终注重把复旦精神融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融入广大师生员工的内心。《复旦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用专门的章节明确大学文化建设的任务,提出“继承和弘扬百年复旦的精神传统,结合自主创新、争创一流的时代任务和要求,倡导团结务实、艰苦奋斗的作风,培育学校特有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品格,铸就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复旦之魂”。《复旦大学“985工程”总体规划(2010-2020年)》和《复旦大学“985工程”改革方案》也明确提出,要突出办学理念,坚守大学精神,坚持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使之成为学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办出活力的动力和源泉。
2.以学校精神为核心,开展宣传教育,凝聚引领师生;
学校坚持把大学精神作为宣传教育的重要资源,坚持把大学精神教育贯穿于师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干部培训、师资培训以及各院系都结合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的建设。每年的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也都体现了以大学精神为主题的教育。参观校史馆、听校史院史报告,是新生的“必修课”。本科新生入学后,进入以四位老校长名字命名的书院。以书院为载体,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复旦校史和先贤先师的主题教育,例如,每逢清明节,复旦学院都会组织学生祭扫老校长。
弘扬学术精神和宣传名师文化则是弘扬学校精神的一个重点。我校连续多年开展“拜师结对”活动,鼓励青年教师向老教师学习治学从教的精神和经验;开展“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评选;同时,利用报纸、刊物、网络等多种媒介宣传学校先贤、优秀教师的治学精神和人格风范。2010年清明时节,抗战时期复旦旧址纪念馆在重庆北碚开馆。学校和当地政府共同努力,合作保护和建设复旦大学北碚旧址,并以旧址为平台,通过弘扬复旦师生抗战期间在重庆坚持办学的事迹,将这种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在复旦园内和嘉陵江畔永远传承。
通过学校精神的宣传教育,明确了复旦人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在广大师生中起到了很好的凝聚和引领作用,推进整个学校形成团结、务实、协调、有利于创新和事业发展的文化氛围,进而使复旦的校园安定有序、安宁和谐、人文气息浓郁、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3.运用学校精神提升学校形象,扩大学校影响,有效地提升学校软实力。
近年来,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坚定地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从内涵发展的要求出发,把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作为发展的主线,高度重视继承、发扬学校的精神和传统,不断提升学校的声誉和影响。
复旦在建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住宿书院、改革本科招生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中始终以弘扬复旦精神和办学理念为主线,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2010年5月,学校举行105周年校庆校园开放日暨“与世博同行”主题活动,高中生代表、部分世博建设者以及世博“平安志愿者”共400多人来到复旦校园亲身体验了大学的精神和文化。
学校主动对接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把发扬复旦注重自由探究的传统同为国家民族服务的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服务国家目标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紧密地结合起来,积极推进服务上海、面向全国的发展战略。两年来,学校与安徽芜湖签订了一批校地合作项目,附属中山医院与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也正式建立起了协作关系。学校与杨浦区签署《关于合作推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战略协议》,在太湖之滨建立复旦大学无锡研究院,深化“三区联动”,揭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新的篇章。
二、 在服务世博中涤荡与锤炼“海宝一代”的品质与精神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引领下,4000余名复旦“小白菜”通过志愿服务的参与方式,用行动阐释了世博会的理念,成为了大学精神在特殊世界舞台上的展示者、践行者和传递者。通过一系列精神文明创建举措的培育和激励,“海宝一代”向全球彰显的不仅包括了传统志愿服务的精髓:奉献、友爱、互助和进步,同时还融入了时代赋予他们的开放包容、人文关怀和创新精神以及高校学子特有的——奉献担当的魄力、包容兼具的实力、乐观向上的动力和热情可爱的活力。
1、健全组织,创新机制——完善世博会志愿服务工作制度架构
学校专门成立了复旦大学世博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以校党委书记秦绍德和校长杨玉良为双组长,以校内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为世博志愿者工作提供了最充足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双组长”领导机制在上海市高校的世博工作中是首创,在领导小组的有力领导下,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形成联席会议机制,多次听取世博志愿者工作汇报、进行专题研究,并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编列了专项经费预算,为世博志愿者工作提供了最充足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为了保障世博会志愿者工作的顺利进行,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学校还成立了复旦大学世博会志愿者临时党委;在世博园各运行片区、各区县外建站区块共建立了41个复旦大学世博会志愿者临时党支部,实现“片区全覆盖、党员全覆盖”,使临时党组织在世博会志愿者工作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学校整合学生会和院系各级团组织的骨干力量,组织志愿者后勤保障队伍“志愿者‘平方’”——志愿者的志愿者,从组织架构上保障志愿服务工作有序、高效、优质地开展。
2、“白菜”精神,“团团”模式——拓展世博志愿者文化内涵
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精神、心理和生理状态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憧憬兴奋期、挫折困难期、淡定成长期、认同提炼期。世博会召开前夕,学校推出复旦大学世博志愿者吉祥物——“团团”,以此为中心,建立了一套集合了标识、服务、沟通、凝聚等功能的综合工作体系,并将其定位为“一个展现复旦志愿者集体形象的标志、一套实现高集成服务功能的载体,一种提升志愿者内部凝聚力的手段”。具体落实为“四个平台”:平台一:“团团”徽章——营造身份标识,展现志愿者健康形象。平台二:“团团热线”——掌握前线动态,为志愿者排忧解难。平台三:“团团”短信——点对点传播交流,为志愿者服务各阶段传递关心。平台四:“团团俱乐部”——发挥网络功能,增强志愿者工作信心。该套以“团团”命名的工作体系受到了校内外青年学生的广泛欢迎,形成的“团团热”广为媒体关注“团团”工作模式创新了志愿者文化的内涵,凸显了当代青年学生的文化特点,大大丰富了志愿文化的表达形式,扩大了志愿文化的影响。
3、编写《手册》,传承精神——为后继志愿者提供宝贵经验
复旦大学2326名园区普通岗志愿者在服务期间,精心总结经验,分片区整理了13分册共计37.5万字的《园区志愿者手册》,对于岗位设置、常见问题及回答、参考讲解词、突发事件处置办法等作了详细的介绍,堪称一部“世博服务宝典”。在半个月志愿服务即将结束的最后一天,复旦大学志愿者把总共578页的手册赠送给世博局,让它发挥最大作用,为之后参与服务的志愿者提供宝贵经验。《手册》是一本分享志愿服务经验的“百宝书”,为后继志愿者顺利上岗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手册》是写给世博局的“建言书”,为世博会的有序运行提供大量切实可行的建议。《手册》是送给志愿者自己的“纪念书”,是当代大学生在国家大事、国际盛事中开拓眼界、历练自我的“成长档案”。《手册》反应了当代青年的思想行为特点,也是从事高校青年工作教育者案头的“参考书”。
复旦大学作为首批参与世博会志愿服务工作的高校,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边服务、边探索、边总结、边提高”,在圆满完成志愿服务工作的同时,成功担当了上海高校志愿者领头羊的角色,创造了复旦特色的“海宝文化”,为上海高校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丰富大学校园文化内涵积累了经验。
三、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追求中铸就民族精神的脊梁
2009年9月10日,我国第25个教师节。这一天,复旦大学向全体教师发出致谢和倡议,感谢在学术领域中默默耕耘多年的教师们,并倡导一种甘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教师的学问之道,关系到大学的学术精神;而大学的精神面貌,是整个社会精神氛围的直接反映。两年来,我校始终围绕“为人、为学、为师”的卓越追求,多措并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使复旦“师者”成为当代知识分子的良心。
1、利用先进典型引路
2009年庆祝第25届教师节之际,校工会组织评选了“复旦大学第二届师德师风优秀教师”,隆重举行师德师风优秀教师表彰大会。我校有30多位教师先后荣获全国、全市先进个人或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在2010年的劳模评选中我校收获颇丰,得奖数在全市各个高校中首屈一指。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周良辅院士等5人荣获“2007-2009年度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哲学学院俞吾金教授等5人荣获“2007-2009年度上海市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荣获“2007-2009年度上海市模范集体”荣誉称号。为表彰劳模的先进事迹,学校隆重举行“复旦大学劳模事迹报告会”。同时,制作了劳模宣传专版,在四个校区展出,在全校真正形成学习劳模、尊重劳模、关爱劳模、崇尚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氛围。
2、弘扬高尚师德师风
2010年1月,谷超豪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学校随即作出了《关于向谷超豪教授学习的决定》,号召全校师生员工学习谷超豪教授为国尽责、笃志向学、潜心育人的精神,以谷超豪教授为榜样,深入理解爱国荣校、追求卓越的复旦精神,时刻不忘国家和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2010年10月,上海市教卫党委、上海市教委与我校隆重举行于漪同志教育思想研讨会暨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每月一星”学习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于漪同志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在今年教师节前夕,于漪荣获首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光荣称号,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校党委随即作出决定,号召全校向于漪校友学习,全校兴起了学习于漪先进事迹的热潮。
3、进一步强化研究生导师的引领作用
学校始终把导师队伍看作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关键的组成部分。校党委明确提出“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负责人”。在体制机制上,我们相继出台了《关于教书育人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辅导员、导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涉及导师教书育人工作的文件,加强了对研究生导师育人工作的培训和考核,加大了对优秀导师的表彰和奖励力度,明确规范了导师教书育人的职责。通过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我们的思政队伍得到了加强,各项工作也得到了更好的推进。
2010年我校继续举办“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评选活动。这是我校促进导师教书育人的一个有力举措,已成为复旦推进导师教书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展示优秀导师风采的重要舞台、弘扬良好师德师风的重要形式、引领研究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平台。好导师的事迹在校内外产生广泛影响。2009年教师节前夕,《解放日报》等媒体也对此做了深入报道。教育部以《复旦大学以“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评选促师德师风建设》为题刊发了简报。“好导师”评选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评选,树立起一批敬业爱生、乐于奉献、甘为人梯的优秀研究生导师典型,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广泛宣传他们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促进队伍和师德建设,带动学风建设,更好地引领研究生成长。在复旦大学,它已成为一项学生积极参与、教师非常看重、在全校产生广泛影响的精神文明创建“品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