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来时路,奋进新征程!纪录片《旦复旦兮》10月29日8点在纪实人文频道播出 |
发布时间:2022-10-28 浏览次数:405 |
复旦纪录片来啦!关于复旦,有些名字,我们难以忘怀。他们在建校117周年的历史中,留下了熠熠闪光的印记。
纪录片《旦复旦兮》,10月29日20:00纪实人文频道播出,让我们一起,铭记他们的名字,追溯复旦建校117周年历史。
《旦复旦兮》讲了啥?
1905年创办的复旦大学,是最早由国人自主创办的高等学校之一;1927年创办的上海医科大学,则是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国立高等医科院校。它们都是艰辛创办,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新中国成立后,它们均入选全国重点建设大学。2000年,这两所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复旦大学。
2019年,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揭牌。这是复旦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在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大背景下,打造的科技高地。
从此,复旦三大校区、一大科技高地功能调整基本落定;集中办本科教育、分区搞科学研究、聚集攻重大创新的新格局基本形成。
复旦大学,正沿着“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迈入世界一流前列”、“建成世界顶尖大学”的“三步走”战略构想,稳步发展。
2022年10月29日20:00播出的纪录片《旦复旦兮》,将追溯复旦建校117周年历史,缅怀复旦成长历程中那些难忘的名字。
马相伯
马相伯,复旦的创办人。他生于1840年,这年鸦片战争爆发;他逝于1939年,这年抗日烽火已燃遍全国。
在上海,马相伯接受了19年的西方教育,精文学、哲学、数学,擅演说,通8国文字。经历了30年洋务运动的沉浮,他毅然毁家兴学,只为教育救中国。他将“名下分得遗产,悉数献于江南司教日后所开中西大学堂收管”,这份档案保存至今。
马相伯
但教会只对捐献感兴趣,办学并不积极。直到1903年,他才创办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私立大学——震旦学院。马相伯办学“崇尚科学,注重文艺,不谈教理”,引起教会不满,想方设法夺取了学校主管权。1905年,为抵制外国教士侵夺,震旦学生集体签名退学。
马相伯同意学生们的请求,另创新校。这一年他已66岁。他的信念,是要办一所“新式的中国大学,和欧美大学教育并驾齐驱”。
马相伯手迹
在《从震旦到复旦》这篇文章中,马相伯写道:“我们在吴淞看好了一座房子,是吴淞镇台的旧衙门,地方很宏敞,既远城市,可以避尘嚣;又近海边可以使学生多接近海天空阔之气。”1905年9月14日,复旦公学在原吴淞提督行辕旧址开学,首期学生160多名。
复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校。从创校第一天起,复旦就以“作育国士”为目标。创校早期的学生中,丁班第一名是陈寅恪,后为文史大家;丁班第四名是竺可桢,后为著名气象学家、教育家。
马相伯经历了中国的百年忧患,复旦大学也正是在百年忧患中发展起来的。
颜福庆
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巧合,还是在那个清代的吴淞提督行辕,1927年6月,又诞生了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大学医学院。在经历了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江苏大学医学院、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等几次更名,到1932年改名为国立上海医学院。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前身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
学校的创办者颜福庆是辞去了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长职务来到吴淞的。之前他担任过中美合办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校长,还在1915年创办了中华医学会。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办一所中国人自己的医学院。
在上海办学的过程,同样是筚路蓝缕,艰苦卓绝。这位医学教育家和公共卫生学家像一个跑街先生四处化缘,有人说他每天身上背着一把算盘。1935年,颜福庆在上海枫林桥规划了新校,1936年建成,那就是今天的枫林校区;同时建成的还有一所医院,就是今天的中山医院。
但是,面对医学预科生,他开宗明义告诉大家,如果你当医生是想赚很多的钱,我想你是走错了地方。
颜福庆把自己一生献身科学的宗旨写进校歌:“人生意义何在乎?为人群服务”。他积极倡导预防医学,让百姓知道怎样通过预防医学来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健康。就是在颜福庆的倡导下,苏德隆放下了做临床医生的初衷。他在吴淞乡村卫生建设的实践中切身感受到校长颜福庆的话,预防医学是中国最需要的,最终把中国的预防医学建立了起来。
颜福庆雕塑
到1950年代中期,学院拥有16名一级教授,占中国现代医学教育事业半壁江山,其中5个是学校自己培养的。
李登辉
复旦初创时期,办学极为艰难。严复是第二任校长,后来是高凤谦、夏敬观。他们做的时间都很短,不到一年。
到1913年,李登辉临危受命出任校长。复旦创办时他就担任了教习,后来做过6年教务长。但这时,连他在内,复旦仅有教员12名。
这一年的春季开学仪式上,李登辉向全体学生宣布:复旦反对封建专制,注重学生自治以培养民治能力;为复兴中华民族,提倡体育;开展学术研究以培植科教技术人才;为改革社会而提倡人格教育。
李登辉生于1872年,是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市郊一个华侨家庭的长子,先后在新加坡和美国求学12年。这位耶鲁大学毕业生不会说汉语,讲课与日常对话全用英文。重要的是他认同“大学的目标是培养智力而非单纯获取知识”的理念,把复旦放在要“和欧美大学并驾齐驱”的高起点上。
最初,复旦只有文、理两科。到1917年,为培养民族工业亟需的经营管理人才,学校增设商科。在拥有文、理、商三个学院后,复旦定名为复旦大学。
1918年,校长李登辉独自一人去了自己的出生地——南洋。他随身带了一份手稿:“此教育事业,宜自发奋图谋,不应仰望我政府,尤不应期望他国人。”半年后,他带回从南洋募集的办学资金,合银15万两。
李登辉一生没有对人说过钱是怎么筹来的,也没捐赠者的名字。但就是用这笔钱购买了70亩荒地。这就是今天的本部校区,复旦第一块永久校基。李登辉主持了校舍的招标、设计和施工。
那时学校办在徐家汇的李公祠。李登辉就在工地和徐家汇两头来回跑,为学生上课。人们看到,这位校长50岁刚过,已是鬓发全白。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5月4日当天,被捕学生中就有复旦的校友。李登辉将北京消息第一时间告诉复旦学生。
五四运动中 复旦学生游行出发
第二天,复旦师生敲响了上海“五四第一钟”。复旦学生自治会紧急联络上海中等以上33所学校代表,联名向北京政府发出抗议电。李登辉建议学生成立“上海学生联合会”。他还为学生联合会定了英文的名字。复旦学生组织了上海的罢课、罢工、罢市斗争,掀起全国最早声援北京学生爱国行动的浪潮。
复旦的新校区建成了。1920年12月28日,举行了新校园奠基典礼。1922年春,大学部迁入江湾,告别了17年借地办学的历史。江湾地区也因此有了第一条大马路,就是今天的邯郸路。
李登辉为学校立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学子们感念他,称他为“复旦的保姆”。
陈望道
1920年9月,一位29岁的年轻教师来到复旦大学国文部任教。他叫陈望道,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率先提倡新式标点的学者之一。这时,他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刚刚出版。这是《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
到复旦的四个月前,也就是1920年5月,陈望道参与筹建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和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后又参加将《新青年》杂志改组为党的机关刊物的工作。
五四时期陈望道和一批先进者,从一个字、一个句式、一种结构建设新文化的语言大厦。到了复旦,他“鼓励学生走向社会”。“有感于自古以来我国许多文人在文辞修饰上花了很大功夫,却没有一部系统的修辞著作”,他编写讲稿《修辞学发凡》;也“因为国中没有一本简易明白的书可以看”,他又编写《美学概论》和《因明学》。这些开创性的工作,推动了我们民族语言、思维的进步和新文艺的发展,也是他对五四启蒙工作的坚守和深入。
五卅运动爆发的1925年,复旦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支部。到1926年7月,复旦共有党员19名。此时,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仅在一家书社就重印十七次,是最畅销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马相伯、颜福庆、李登辉和一批先进者为中国建设一流大学的所有努力都中断了。9月,复旦的师生踏上了流亡的路。1938年2月,终于在重庆北碚对岸的夏坝落脚。这时,复旦的重庆学校有四学院、十六学系,学生近千名。
在夏坝,陈望道出任新闻系主任。他教导学生要“好学力行”,希望学生成为有胆识的新闻人才。他花了五年时间,募捐筹建了一个拥有十几间房间的“新闻馆”,馆内设编辑室、印刷室、图书资料室及收音广播室。落成开幕时,《新华日报》贺电:为新闻自由而奋斗。
师生们常在收音室收听延安的广播,新华社的重要消息一经收录,立即传遍校园。因而新闻馆被誉为“夏坝的延安”。
陈望道与师生合影
1943年,根据周恩来指示,设于重庆的中共南方局在复旦大学成立“核心小组”,团结了一大批民主教授和进步学生。党组织通过学生社团,邀请学者郭沫若、邹韬奋、陶行知、老舍、黄培炎等来校演讲。复旦逐渐成为大后方抗日民主运动的堡垒,与西南联大遥相呼应。
抗战胜利了。1946年9月底,流亡的复旦师生全部复员回沪。此时,复旦已拥有文、理、法、商、农五院20多个系,师生3000多人,校园面积330余亩。1947年8月,中共复旦大学总支委员会成立。在中共地下党领导下,复旦学子走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的前列;上海解放前夕,全校2100名师生员工拒绝迁校,应变护校,将复旦完整地交给了人民。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陈望道提议,将上海解放这一天,作为复旦的建校纪念日,寓意复旦的新生。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19所高校相关系科并入复旦,这所学校一时人才荟萃,成为国内实力雄厚的文理科综合性大学。
这年的10月,陈望道出任复旦大学校长。他“希望新复旦”“做到雄伟崇高,希望新复旦做到量大、力强、品高。”
陈望道亲赴上海火车站,迎接来自浙江大学的数学家苏步青;教务长周谷城则专程看望遗传学家谈家桢,请他出任生物系主任。
而后,学校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建立起微分几何教学和科研基地,引入了“数学讨论会”。国际数学界著名的“苏步青-陈建功学派”在复旦落地生根。
生物系则迅速建立了八个专业,由10位教授支持谈家桢的工作。后来,这位摩尔根学派的传人排除干扰,在复旦锻造了“我们自己的遗传学”。向科学进军。教学、科研的正常化、制度化,给学校带来异常活跃的新气象。
陈望道服务复旦50多年。师生们记得,他曾用自己的积蓄从青岛购买了上千元百日红、马尾松、蚊母树,带回来种在校园里。而今,它们仍在那里向上生长。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百年来,复旦人才辈出,大师涌现:马相伯、李登辉、颜福庆、陈望道、苏步青、谢希德……一代代复旦人砥砺前行,不忘初心。复旦的历史就是一部沉淀了中国近现代教育峥嵘岁月的大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