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初心筑梦 笃志前行——复旦大学2018-2019学年奖学金颁奖典礼举行
发布时间:2019-12-31  浏览次数:1941
 

1213日下午,复旦大学2018-2019学年奖学金颁奖典礼在正大体育馆举行。校奖(助)学金评审委员会主任、党委副书记尹冬梅,副校长张人禾、徐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徐军,校奖(助)学金评审委员会委员代表,院系奖(助)学金评审委员会主任、设奖单位嘉宾、职能部处领导以及3000余名获奖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光荣时刻。

作为复旦大学学生的三大典礼之一,奖学金颁奖典礼是朋辈引领、榜样示范的重要教育形式。本次典礼以“初心筑梦 笃志前行”为主题,鼓励复旦学子树立远大理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祖国成长,为强国奋斗”。


  

践行初心和使命,为报国成才而奋斗:青春脚步更铿锵

典礼的开场环节播放了获奖学生的风采展示片《初心筑梦 笃志前行》。该片通过“不忘初心”“迎难而上”“无限可能”“勇担使命”四个篇章,生动展示了获奖学生代表的风采,描摹出复旦学子在追逐梦想过程中的坚持不懈与无限可能。

张人禾宣读了“复旦大学奖(助)学金评审委员会关于表彰2018-2019学年奖学金获奖学生的决定”,徐雷宣读了校外冠名奖学金获奖学生名单。校奖(助)学金评审委员会委员、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徐阳宣读了2018-2019学年奖学金评审工作报告。


本年度,复旦大学获得各级各类奖学金的学生达27341人次。校外单位在复旦设立冠名奖学金41项,奖励来自全校各院系的学生958人。其中,20家设奖单位的代表出席了颁奖典礼,为获奖的学生颁发奖学金证书。

获奖学生代表向设奖单位代表赠送的纪念卷轴,由复旦大学校歌五线谱与极具代表性的校园建筑意象组成的“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八字构成,将复旦百年的沧桑与辉煌、古典与现代、传承与创新,以及复旦学子飞扬的青春旋律完美融合在一起。小小的卷轴承载了获奖学生的梦想,表达了对学校和社会各界的感谢。获奖学生纷纷表示,会将这份认可化作前行的动力,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奋斗不息。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高分子科学系2017级硕士生魏博磊作为获奖学生代表在发言中分享了自己“在科研中收获快乐,在奉献中体会成长”的经历,并表示,对复旦学子来说,求学不仅为求生活的技能,更应不忘笃志,志大人之学,志远大理想,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典礼上,全场学生还重温了“复旦人的‘五为四守’学习观”,倡导同学们拥有正确积极健康的学习观,端正学习和科研态度、恪守学习规则和学术规范,成为优良校风学风的表率。


尹冬梅在讲话中向所有获得本年度各项奖学金荣誉的同学表示热烈祝贺,向勤勉育人的各位老师表示诚挚敬意,向长期鼎力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由衷感谢。围绕“践行初心和使命,为报国成才而奋斗”,她强调,复旦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争做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表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表率,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表率。她勉励同学们用于砥砺奋斗,把对卓越的渴求化为自身前进的动力,在奋斗中实现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式、更大价值的人生取向。


颁奖典礼由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持工作副部长梅鲜主持,在全场合唱校歌中结束。

  

从实践汲取养分,用所学回馈社会:“学霸”不止在象牙塔

“我对自己笃志的要求就是以国家发展为方向,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目标,保持创新,服务社会。”奖学金颁奖典礼上,魏博磊如是分享了他实现学术科研、公益实践齐头并进的内在动力。

魏博磊清晰记得校党委书记焦扬在一次实践分享会上对学子们说的话:“社会实践能让我们坚定理想信念的‘总开关’,厚植家国情怀的‘生命线’,掌握认识世界的‘金钥匙’以及增强砥砺成才的‘真本领’,最终达到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历练成长,在实践中笃志笃行。”从实践汲取养分,用所学回馈社会,对于魏博磊和众多优秀学子而言,学习不止于校园,更在广阔的社会和生动的实践。


翻看魏博磊的履历,有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SCI期刊发表论文的“典型学霸”痕迹,亦有作为上海高校唯一创新创业代表出席2019全国双创周,与李克强总理交谈的高光时刻。对他来说,尽管两种经历看来迥异,却并非没有内在联系。“既要敢想敢闯敢创,也要心系家国和社会”的信念,正是让魏博磊支撑起多样收获的“粘合剂”。

魏博磊的SCI论文,便肇始于一次对杭州萧山区水域环境变化情况的实地考察。在参访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些现实的问题,便生发了结合本专业知识,探索途径来高效降解塑料的想法。而其参与的创业项目亦紧扣社会需求,关注“大数据定向扶贫的人工智能医疗系统”等话题。

新闻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毛天婵是2019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她亦满怀着社会关切,将自己投身于学术研究、学生工作、新闻实操等多个领域。


今年4月,毛天婵凭借演讲《青年的群山》获得复旦大学研究生五四演讲比赛一等奖。在演讲中,她提到:记者是时代的秒针,在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选择中,记者选择用自己去丈量世界的刻度。她始终相信,新闻工作和整个社会发展紧紧相连,选择这个专业,既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和文字相伴,又能和整个社会同频共振。正是这样的想法使其从未放下关切社会的眼光,同时担当着优秀的输入者和输出者。

就在刚过去的20182019年间,公共卫生学院2015级本科直博生刘聪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SCI论文8篇,累计影响因子达108.8。其中,他作为共同第一作者的研究成果《652个城市的大气颗粒物污染与每日死亡率的关系》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此外,他还担任着12SCI期刊的学术审稿人。


亮丽的学术成绩背后,是刘聪把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自己的志向。他说,希望未来能继续在环境健康研究的科研领域不断学习和探索,以科研服务社会。

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陈思远的学习生活同样缤纷多彩。加入了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吴燕华教授课题组的他已在本科阶段开始参与科研工作,独立完成学校曦源项目,并与其他几位本科生组队,先后参加了两期生命科学学院Dream Lab本科生科创项目,在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中获得三等奖。面对繁忙的学习,他没有放下桥牌特长,在过去一年中作为校队队长,带领复旦大学桥牌队屡获佳绩。

越来越多的优秀学子不再是单一的学术达人,而是在多个领域书写不凡的“复调学霸”。数学科学学院本科生李飞虎的脑袋中则不仅装着数字,他在2019 年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上海赛区应用与计算科目个人赛中一夺表扬奖,更在“雅言杯”“长三角”等诵读比赛中获得一等奖,还著有古风歌词作品《湘妃怨》《摊破白头吟》;管理学院本科生沈鸣阳拥有3.93的本专业学年绩点,也是公益创业项目“Nature魔法教室的负责人,积极面向儿童进行着自然博物学教育,已与上海市昆虫学会合作蝴蝶养成系列课程,计划在寒假推出与基因科学家课题组合作的荧光果蝇杂交实验;华山医院博士生孙亚英,至今发表了11SCI论文,还是100米国家二级运动员,曾获得上海市十六运会高校男子100米季军、200米亚军,2016年上海市大运会男子100米冠军等荣誉,7次刷新校普通生田径纪录……他们以奋斗的步伐坚定志向,以开放的姿态拥抱时代,以多元的发展回馈社会。






/许亚云 林之玉 陈文雪

摄影/杜雯荟 周薪吉 杨梦姣 高亦煦 马壮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