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复旦大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暨纪念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100周年”博士生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0-12-04  浏览次数:973
 

         共产党人的信仰发端于《共产党宣言》。100年前,年仅29岁的青年教师、后来成为复旦大学校长的陈望道翻译了《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这本书成为在中国传播最早、影响最大的一本马克思主义著作。《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出版,影响和培育了无数先进知识分子积极投身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1120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暨纪念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100周年”博士生论坛在复旦大学召开。陈望道老校长第一位研究生、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陈光磊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丁晓强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张双利教授分别作主旨报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全国3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20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参加论坛开幕式,共同缅怀望老光荣的一生,重温《共产党宣言》,回望真理之光,追溯信仰之源,传承宣言精神。当天下午,30位博士生代表还以线上和线下形式在“《共产党宣言》研究”和“陈望道与中国共产党研究”两场分论坛讨论环节分享了研究成果。



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陈光磊教授作为望老的第一位研究生,他深情追忆了望老的生平往事和精神风范,认为望老是革命先驱、学术大师、教育名家,望道精神集中体现在家国情怀、心有所信,望老怀着强邦富民、振兴国家之志,经历了从“教育救国”而“科技实业救国”到“社会革命”的心路历程,最后坚定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体现在德高学富、功业长存,望老以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在为中国社会的进步、文化学术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建设而奋斗的一生中,取得或创造了诸多“第一”,其学术理念和治学精神至今仍有深远影响。还体现在人格魅力、精神光华,望老一生奉行“真善美”,情系复旦,爱校如家,以其道德文章、人格魅力成为了复旦精神的榜样和象征。



教育部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丁晓强教授指出,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为引导大批有志之士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投身民族解放振兴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毛泽东曾对埃德加·斯诺说过:“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第一本就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而陈独秀确定《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翻译人选、参与校对工作,也正是他完成马克思主义信仰最终确立的过程。此外,《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的翻译出版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设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一个重要表现。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双利教授谈到在过去教学过程中感受到要讲好《共产党宣言》面临着两大困难,一是如何读懂《共产党宣言》,二是如何阐述《共产党宣言》的时代价值。《共产党宣言》看似简单,其实非常复杂,看似论断简洁,其实内涵深厚。因此,在研究《共产党宣言》时不能做简单论断,而要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结合其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阐发与解读。对于,如何理解《共产党宣言》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当今生活的世界进行有效对接,一方面要深刻认识马克思对现代世界的判断建立在对前人判断的转化和升华过程中,理解《共产党宣言》首先要明白马克思主义吸收了哪些思想、取得了哪些突破,另一方面还要对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的历史有所了解和反思,这样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共产党宣言》的系列论断是如何在中国大地上被回答。


在优秀论文展示环节,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队员石璞认为,《共产党宣言》体现了从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在与各种“社会主义”的理论斗争中推进理论创新、在原则性与策略性相统一的方法论中推进理论创新的基本观点。当代人传承《共产党宣言》精神,就要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经典中悟原理;要坚持理论思维,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永葆斗争精神,不断在理论斗争中推进理论创新。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刘妍认为《共产党宣言》通过回答政治教育由谁组织、为了什么、走向何处等一系列根本问题,发现了以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培养彻底的革命的无产阶级阶级意识、指向实践的政治教育新路径,开启了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中的政治教育转向,政治教育转向本身也构成了马克思由哲学转向经济学的中介和桥梁。发现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教育转向,能为进一步夯实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而强基固本,为深耕经典文本探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源头活水而守正创新。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周金霖对《共产党宣言》中日译介作差异性研究,指出陈望道译本和大田黑年男、早川二郎共译本均是以堺利彦1906年译本为蓝本的,但两个译本在关键术语的选用和核心段落的翻译等方面却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早川译本的学术性和严谨性更强,而陈译本的革命性和可读性更强。这既和中日两国马克思主义革命运动的发展形势有关,也和《共产党宣言》在中日两国传播历程相关,甚至可能也和不同译介者的学科背景相关。



上海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杨阳释证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相关问题,认为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是由以陈望道为代表的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进步知识分子构成,以建立共产党为宗旨的核心组织,其团体性质和组织形态不同于同时期其他地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或同类组织。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雏形产生于19205月,正式成立于同年8月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诞生后。由于其成立初期具有隐蔽性,一些党员、团员未能与闻其事,造成认知与记忆上的差异。建党工作初步完成后,逐步转变为党领导下的一个理论研究组织。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研究生董圆圆认为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至关重要,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求,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新时代赋予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更丰富的内涵,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法应从传承灌输教育、实践教育、榜样教育等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积极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构建思政课第二课堂,把握融媒体与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学思践悟感受榜样力量。



据悉,为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的重要回信精神。今年4月复旦大学已启动“红色基因铸魂育人工程”,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前夕,研究生工作部正牵头组织全校研究生开展“四个一百”专项社会实践,即从百年党的光辉历程中选取100件重大事件,组织100支研究生实践团队到全国100个社会实践基地开展社会实践,并参访100个红色场馆。在开幕式期间,复旦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与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中共四大纪念馆、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首批五家红色场馆共建党员志愿服务基地。校馆双方将依托双方优秀资源,在策展巡展、课题研究、就业引导、志愿服务、人才培训等方面形成长期、全面、深度、创新的协同育人长效模式,引导广大研究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四史、坚定理想信念、培育爱国情怀、明晰责任担当。(供稿:谈思嘉、郑要)


摄影:陈炼、上海光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