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上岗第一课!复旦大学“相辉导师学校”首期研究生导师培训班开班 |
发布时间:2020-12-25 浏览次数:3880 |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导师指导能力、规范导师指导行为,学校设立“相辉导师学校”,定期举办研究生导师培训班。2020年12月22日,由研究生院、医学研究生院、党委教师工作部共同举办的复旦大学“相辉导师学校”首期研究生导师培训班在逸夫科技楼一楼报告厅开班,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中科院院士张人禾出席会议并致辞,校党委常委、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赵东元,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国家人才计划教学名师吴晓明,研究生院副院长(主持工作)陈焱作专题报告,研究生院副院长先梦涵主持会议。作为新任研究生导师上岗前的第一堂必修课,全校近400名新任研究生导师通过现场和视频会议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此次培训。
张人禾副校长在致辞中强调,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研究生教育也处于由大到强转变的重要历史时刻,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为新时代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指明方向。为落实导师立德树人第一责任人职责,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学校设立“相辉导师学校”,定期举办不同主题的培训班,提高导师认识站位,增强导师责任意识和育人能力。张人禾副校长对新任导师提出三点要求,一要立德修身,加强学习,以立德树人为首要责任,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二要严谨治学,成为业务精湛、治学严谨的力行者;三要潜心育人,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机制,成为关爱学生、和谐师生关系的塑造者。
主题报告前,张人禾副校长为赵东元院士、吴晓明教授颁发“相辉导师学校”特聘导师聘书。
赵东元院士结合自身培养研究生和科研之路作了题为《育创新沃土, 笃科学诚信,探真理之妙--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之我见》的主题报告,以鲜活生动的案例、朴实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如何引导研究生学科学、爱科学,提出因材施教、人尽其才、个性化培养是研究生培养之关键;分享了自己课题组建设历程和实现科研创新的经验。作为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他浓墨重彩地阐释了科学诚信和学术不端的具体表现,叮嘱新任导师们要珍视科学家荣誉,担负起专业责任、社会责任和人类责任。
吴晓明教授根据自身体悟,跟新任导师们分享了《三十年导师经历的几点体会》,强调作为导师指导学生,首先要做到“入门需正,取法要高”。他围绕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诠释了导师指导研究生须具备的基本点,“博学”即广博掌握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笃志”即培养和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 “近思”才能升华理论,实现学术创新。他指出,目前世界和中国正在经历大变局,导师要洞察时代方位,敦促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中国、关怀天下,把握学术动态。他叮嘱青年导师要肩负起中国学术转型期的研究生培养历史重任,在各自岗位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才培养风格。
陈焱副院长作了题为《创新一流研究生教育,培养“高精尖缺”人才--复旦大学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思考与举措》的报告,解读了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及相关重要指示,分析了新背景、新形势下学校研究生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并结合贯彻会议精神详细介绍了学校研究生教育中长期改革目标、思路和重点举措。
会议最后,研究生院副院长先梦涵对本次培训作了概括和总结,预告了研究生导师培训班的培训规划,除了不同主题的专题培训,还将定期开展导师沙龙等交流活动,向导师介绍研究生教育改革动态及研究生培养经验,帮助导师进一步了解岗位职责,熟悉研究生培养的流程环节及相关政策,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导师。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 | 邮编:200433 | 电话:(86)021-65642222Copyright©2014 复旦大学版权所有